序言: 集团党委推送“空港集团党委联户帮扶工作篇”,集中展现帮扶干部的优良作风和工作成效,彰显国有企业应有的责任担当,进一步激励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在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活动中,力争新担当新作为,推动形成榜样引领、干事创业、砥砺奋进的时代风尚。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摄影镜头,把赞许目光投向这些可爱的帮扶干部吧!
帮扶对象1:北杜西留村三组 宋术书 联户干部:金辉
基本情况:宋术书年老多病、常年吃药,在D级危房内居住、儿子失踪,儿媳出走,小孙子就读无人照看。
根据宋术书家庭特殊情况,金辉坚持扶贫先扶智、扶贫不走过场:一是前年7月,结合空港危房改造政策,多次联系村干部对新建选址、绘制改造方案、协调选定施工单位、施工技术服务与安全质量监督、竣工结算和验收,3个月顺利搬迁新房;二是协调扶贫办,帮助老宋申请加入产业大棚金融投资分红,从2017年10月起,月分红200元;协调落实宋术书参加大病医疗保险,解决了看病保障困难;三是协调民政局、教育局等,落实贫困户子女“两免一减”教育扶贫,解决了小孙子上学困难;与扶贫办协调,在附近大棚爱心岗位务工,每月增收500至1000元。
2018年底,宋术书作为第一批脱贫对象,继续享受托平不妥政策待遇,目前,宋术书身体、精神面貌和心理状况都很良好,再三感谢党的扶贫政策。
帮扶对象2:北杜西留村三组 杜卫军 联户干部:邵建辉
基本情况: 杜卫军,50岁,未婚独居、妹妹多年失联,属低保贫困户,主要肢体三级残疾、且患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疾病,行动不便,无经济来源。
帮扶以来,邵建辉把贫困户当作亲人,根据杜卫军家庭实际情况,采取的帮扶措施务实给力,不搞形式主义、不走过程:一是定期入户宣传政策、帮其看病,联系医院医生到其家中体检,为其购买常备药品,帮其落实低保、残疾等补贴发放等;二是多次陪同杜卫军检查和治病,先后住院11次,为其自费雇用全职看护,垫付其医疗费用等;三是购置床单、被褥、外衣、电暖气等,修缮房屋、修建厕所,安装自来水管道、龙头等,帮助改善生活条件;四是帮助杜卫军联系工地看护和仓库安保等岗位,目前杜卫军上班情况良好,基本做到自食其力。另外,邵建辉了解到杜卫军唯一妹妹失联多年,积极通过寻亲网络帮其寻亲,虽然目前还没找到,但杜卫军十分感激党的帮扶政策和的邵建辉的真情热
帮扶对象3:北杜南村14组 付爱琴 联户干部:刘季辉
基本情况:付爱琴76岁、肝硬化,老伴杜学功患有偏瘫;儿子病故,儿媳王改芳34岁,无正常工作,孙子杜安旭10岁、家庭经济十分困难、低保户。
帮扶开展后,老人生前,每月两次入户走访,嘘寒问暖拉家常、积极协助付爱琴办理医疗费报销手续。老人儿子病故,鼓励儿媳王改芳树立生活勇气和信心,赡养好两位老人,积极协助王改芳在村超市打工;付爱琴和老伴先后去世,王改芳招上门女婿陈世根,帮助陈世根联系物业、城服公司找工作岗位。如今,王改芳俩人坚持爱岗敬业,努力致富脱贫。小家庭日子明显好转。
帮扶对象4:北杜南村 杜海峰 联户干部:李玲博
基本情况:杜海峰,男,42岁,未婚,因小儿麻痹症致残和智障,无劳动能力,全部经济来源于耕地流转及低保收入。
结对帮扶以来,李玲博坚持把帮扶户当亲人:一是日常和节日前夕坚持慰问、入户看望、帮其整理户容户貌等;二是联合致公党、光大银行等单位慰问杜海峰,送米、面、油、洗涤、衣物等生活品。三是领杜海峰赴咸阳秦都区陕西信合,办理居民健康卡。四是请专业电工对杜海峰家用线路改造梳理、排除安全隐患线路。五是与杜海峰一起参加集团“认识空港、感受空港”活动,鼓励自强信心。
帮扶对象5:北杜齐村一组 易凯 联户干部:童浩源
基本情况:易凯,31岁,已婚,前年工伤事故左腿截肢,因病致贫失去劳动能力,经济来源于土地流转及低保收入。
童浩源坚持帮扶两年如一日:一是每月入户慰问看望、整理户容户貌、政策宣讲等。节日前后送米、面、油、洗涤、衣物等生活品。二是联系省残联,帮助易凯安装假肢。三是推荐易凯在物业保安部上班(现在咸阳某小区物业公司),帮助易凯妻子联系区内房屋租赁部门上班,解决家庭经济收入。四是帮助易凯解决女儿入学问题,解除后顾之忧。目前,易凯全家已度过最艰难时期,小两口自立自强,安岗敬业努力工作,盼望过好日子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增强。
脱贫攻坚活动开展以来,空港集团党委班子成员和中层以上干部共31人积极投身联户帮扶工作,共结对包抓区内31户68人,在活动中,帮扶干部结合空港新城扶贫总体进展,立足集团实际,坚持“用心、用情、用力”帮扶理念,不断丰富帮扶内涵、积极拓展帮扶举措,把党的温暖及时送到每个贫困户的心里,切实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、自强自信的内生动力,为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和实施“乡村振兴”战略做出国企应有的担当和贡献。
相关评论
评论